当前位置:

首页 图文切换
名场面再现!“我已出舱,感觉良好”!
图文切换 发布于:2022-09-01 点击数:924 来源:科普中国/互联网
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,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,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。至19时09分,航天员陈冬、航天员刘洋成功出舱。
  9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航天员陈冬(右)、刘洋(左)开展舱外操作的画面。新华社发(李杰 摄)
  18时26分
  陈冬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
  他冲着镜头挥手说道
  “大家好,我是01!
  我已出舱,感觉良好!”
  至19时09分
  陈冬、刘洋成功出舱
  这是我国航天员
  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
  出舱实施舱外活动
  也是陈冬、刘洋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
  9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航天员陈冬成功出舱的画面。新华社发(李杰 摄)
  舱外航天服上的名字
  记录了传承
  出舱过程中
  网友注意到一个细节
  刘洋的舱外航天服上面写着
  王亚平、叶光富、刘洋的名字
  原来三位航天员先后穿了同一套服装
  网友纷纷表示:
  舱外航天服上的名字记录了传承
  真是又暖又燃!
  图片
  “我出舱了,感觉很好!
  我先回去,一会儿见!”
 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
  陈冬出舱之后
  刘洋探出半个身子挥挥手
  “我出舱了,感觉很好!
  我先回去,一会儿见!”
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
  副总指挥尹锐介绍
  这其实是为躲避机械臂的移动
  9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航天员刘洋正在出舱的画面。新华社发(李杰 摄)
  出舱3.0装备升级:
  门更大、绳更长、灯更多!
  神舟十二号、神舟十三号乘组出舱时
  是通过位于空间站核心舱节点舱的出舱口
  舱门直径为85厘米
  而本次任务
  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“出门”
  舱门直径达到1米
  让航天员在身着舱外航天服的情况下
  能够更加从容地携带设备通过
  同时
  出舱口被设计成了面向空间站的“下方”
  航天员从问天气闸舱出舱
  像是从上往下“钻”
  出舱后看到的景象也会大有不同
  9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航天员陈冬(上)、刘洋(下)开展舱外操作的画面。新华社发(李杰 摄)
  之前节点舱出舱
  航天员先看到的是星空
  这次先看到的是地球的景象
  打开舱门的陈冬停顿片刻,感叹道
  “哇,地球就在我的眼前
  这么近,向我扑面而来”
  地面指挥中心则回复
  “快出舱,欣赏更多的美景吧”
  图片
  动图来源:中国载人航天
  同时
  本次空间站出舱任务使用的是
  新型可伸缩安全系绳机构
  这种安全绳能保证航天员与空间站舱体间
  超过10米的安全连接
  又不会对航天服产生勾挂和干涉航天员的运动
  还要经受住太空中
  近200℃大温差、空间辐照、空间粒子等恶劣环境考验
  图片
  动图来源:中国载人航天
  空间站还规划了
  舱外多舱段多自由度动态照明为主
  固定照明为辅的
  一体化、多层次、多维度照明系统
  随问天实验舱发射的舱外云台照明灯
  具备全覆盖角度转动功能
  通过多自由度转动机构
  以及投光灯光学系统设计
  使航天员出舱路径
  以及舱外作业点的照度得到充分保障
  成为航天员舱外行走的“引航灯塔”
  祝贺神舟十四号乘组
  加油,中国航天!
  综合来源:新华社、央视新闻、科技日报、中国载人航天等